望鸭绿江
life在丹东的市场上买了点草莓。这盒草莓的籍贯存疑,据本地司机的说法,安徽的草莓成熟更早,有奸商将它们运来,冒充丹东草莓以抢占市场先机。我很感动,因为这让背井离乡的我有机会品尝到家乡的温暖。草莓被我分成两碗,假设一碗来自丹东,一碗来自安徽。草莓香甜,两碗都吃得津津有味。
面前的巨型荧幕上有士兵扛枪巡逻,也许是常规踱步有点无聊,他张开双手保持平衡,趔趄着走一根直线。旁边的船上有另一群人齐心协力,拔河一样揪着缆绳,协助轮船靠岸。我移动鼠标戳他们的缆绳和枪。拽不动,符合预期。
这是鸭绿江美术馆的一件艺术装置,名曰《他者的目光》:一台电脑作为舞台,24 小时监控直播鸭绿江对岸,参演者来自自带神秘色彩的北朝鲜。远处的光可以通过长焦镜头被捕捉,但声音没有那倒骑驴的本事,所以装置的主人给留了一盆声音采样,想听什么您自己挑选。我觉着蛙鸣配鸟鸣最为惬意,但随即又有些不太好意思惬意,毕竟屏幕上是满头大汗劳动的对岸人民。我四下寻找监控摄像头,也许那里会在某天延迟投射出他者的目光,望着我这个他者。
敲门进美术馆之前,我已在滩涂上呆了一整个潮涨潮落,观察正在此地落脚的斑尾塍鹬群,再过几天它的族群即将完成补给启程,去往极北之地繁殖。滩涂边的本地同志跟我聊天,他对迁飞的候鸟了如指掌,据他所说,要是早来一个月,这群天文学家刚从新西兰跨越上万公里落地,长距离连续飞行消耗了它们接近一半的体重,翅膀都已僵化而暂时无法合拢,一落地就不停地吃,那是观察它们的好时候。
我望着鸟浪发呆。鸟群的默契,怕是编程最精确的无人机群也难以比拟,它们一致变向、翻飞,无数个体组成生命的波涛,像一只巨翼,若垂天之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