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不再谈论 MBTI
lifephil我的观点是:MBTI 作为性格测试不够科学,其在社会语境中所导致的重复自我标签化不值得提倡。
MBTI 的理论基础普遍被认为基于荣格的 Psychologische Typen(心理类型)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MBTI 全称 Myers–Briggs Type Indicator,建构者为 Katharine Cook Briggs 和 Isabel Briggs Myers 母女二人,她们并无无心理科学背景,而是在 WWII 期间试图对进入工业劳动力队伍的女性进行性格分类,以确定更合适的战时工作。
即便是同一个个体,在短期内重复接受 MBTI 测验所导向的结论也有相当的差异,从统计学角度来说,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(reliability and validity) 1 均存在统计学缺陷,所以我认为 MBTI 测试并不具有普适的统计学意义。
MBTI 测试中,被经常提到的两种类型分类:I 和 E,即 Introversion 与 Extraversion,我认为这两个概念被滥用了:在 MBTI 娱乐化的进程中,这两个概念被粗暴的与「内向」「外向」画上了等号。荣格在《心理类型 (Psychologische Typen)》 中提出 Introversion 与 Extraversion 的概念,讨论的本质围绕主体与客体的主导关系,而非简单的、基于社交习惯偏好的二元划分。
我不懂德语,就引荣格文集的中文译文了2:
内倾 (Introversion):即意味着力比多的向内回返,由此表现出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否定性关系。兴趣不是朝着客体运动,而是向着主体退却。每一个其态度属于内倾型的人的思维、感受和行动的方式都清楚地表明,该主体是引发这些活动的主导因素,而客体至多只具有第二位的作用。内倾也许或具有更多的智力或更多的情感特征,正如其或带有直觉或带有感觉的特征一样。当主体面对客体却试图加以回避时,属于主动的内倾;而当主体不能将从客体那里返回的力比多重新还给客体时,就属于被动的内倾。当内倾成为一种习惯时,我们就称之为内倾类型。
外倾 (Extraversion):即意味着力比多的向外转向。关于这一概念,我想用以表示在对对象的有兴趣的主动行动意义上,主体对于该对象所表现出的某种关切。在为对象所吸引,而且以直接而明确的方式而思想、产生情感和行动的外倾状态下,每一个人都毫无疑问地存在着对对象的主动依赖。因而,从这个意义上说,外倾是兴趣从主体向对象的外向转移。如果它是一种智力上的外倾,则意味着主体对对象的思想;如果是情感上的外倾,则意味着主体将其自身投射到对象之中。外倾状态,意味着主体强烈地——即便不是唯一的——为对象所决定。如果这种状态是深思熟虑后所意欲的,人们将其称为积极主动的外倾,反之,如果是受对象所驱迫,即是说,不是出自主体本身的意愿,甚至与主体本身的意图相背离而发生,则被称为被动的外倾。当外倾状态变成为一种习惯后,便演进为一种外倾类型。
过于泛用性的解释在巴纳姆效应的作用下,变得似乎精准无误,人们沉浸在预言式的测试结论中自我标签化。我在这篇文章(疯癫絮语)中提到过人们对精神疾病话语「完形填空般」的精神依赖,在人们对 MBTI 结论的依赖上,我看到了相似的行动:20 世纪前半叶由弗洛伊德掀起的精神分析运动爆发式普及,以至于分析者开始根据自身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理想化 (idealization),以其自身症状去迎合分析家的解释。MBTI 的受试者也开始在无意识的自我暗示 (autosuggestion) 中,开始自我论证个体与测验结果的一致性。
以我自身为例,我近几年的测试结果为:INFJ(即:Introversion、iNtuition、Feeling、Judging),我曾深以为然,认为这个测验非常准确的描述了我的性格:内向、喜欢未雨绸缪、情绪细腻敏感、擅长倾听、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、喜歡概念、符号和隐喻。
但在某一时刻,我产生了对这种描述的担忧:在之前的某段亲密关系中,我与对方发生了争论,我们陷入了几个小时的沉默,但随后,对方表示不生气了,她给出的理由是:「想了想能理解吧,毕竟你们 INF 人经常这样。」
I don’t feel good. 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矛盾,是可以因为一个性格描述词而被轻易解决的吗?我们究竟是在与个体交往,还是在做一种基于刻板印象的归类?我们是否被证实性偏差 (Confirmation bias) 3 蒙蔽,以至于过于确信自己与 MBTI 测试结果的一致性?
此后我开始对我的测验结果(即那四个字母)报以审慎态度,我突然意识到,信息茧房早已形成了回音壁(Echo Chamber):这四个字母是猪笼草的蜜腺、安康鱼的灯笼,会出现在一切我的客制化算法 feed 流中:小红书、知乎、bilibili… everywhere,它们在这个后算法化的时代为了提高点击率而不断进化 —— 最后我所测试出的那四个字母成为了巴普洛夫为我量身定制的铃铛,吸引肌肉记忆沦陷进同质化的讨论之中。我和我身边的人会在日常中不断论证和标记,以至于我在潜意识中选择了更 INFJ 的习性及表达方式, 一砖一瓦地修筑起这个性格预言的雕像。
我采取了一种温和的抵抗性自我治疗:
- 不再使用 MBTI 对自我及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归因
- 不再点击算法 feed 流中向我推荐的 MBTI 相关内容(也并没有标记「我不喜欢该内容」,我担心矫枉过正会让我陷入另一种境况的偏执)
- 不再进行新的 MBTI 测试
- 不在社会关系中告知他人我曾经的测试结果(倘若有人问,我会给ta发送这篇文章)
我并未与 MBTI 进行激烈地割席,我不否认其所带来的话题性和娱乐性。但我想逃出这座由四个字母监控的全景监狱:我想回归自我叙事,体验具体的、非抽象的、不能被概括的,去标签化的,属于我自己的情绪与性格。
reference
-
《社会研究方法》/ Earl R.Babbie / 邱泽奇译 / 清华大学出版社 / 2022 ↩
-
《荣格文集》/ Carl Jung /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/ 2018 ↩
-
Raymond S. Nickerson, Confirmation Bias;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Many Guises,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(Educational Publishing Foundation), 1998, 2 (2): 175–220, ISSN 1089-2680, doi:10.1037/1089-2680.2.2.175 ↩